读书节系列活动之小学部红色经典诵读大赛
青藤视点|传承中华经典 献礼建党百年——读书节系列活动之小学部红色经典诵读大赛
为了进一步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,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基本熏陶和修养,弘扬民族优秀文化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,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,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,提高审美情趣,增强文化底蕴,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,献礼建党100周年,学校特举办此次朗诵比赛。
风雅存诗意,古韵有新声。比赛现场,孩子们身着精心准备的服装闪亮登场,声情并茂地用真挚的情感朗诵,激昂高亢、深情款款、抑扬顿挫,发挥了较高的水平,为在场的师生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、有声有色、充满活力的朗诵盛宴。
一(1)班《读中国》
你是昂首高亢的雄鸡,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;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,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,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叫中国。
一(2)班《传承》
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富则国富;少年强则国强。少年独立、少年自由、少年进步,就如那红日初升,其道大光;河出伏流,一泻汪洋。
一(3)班《彩色的中国》
我的祖国,地大物博 风光秀美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;我的祖国, 人民勤劳,五十六个民族相濡以沫;我的祖国,我深深爱恋的祖国。
一(4)班《我骄傲 我是中国人》
历史的车轮的滚滚向前,浩浩荡荡。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历程,作为中国人,我们无比骄傲,这份骄傲和自豪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。
一(5)班《诵经典 品书香》
古诗文是华夏文明的象征,是连绵千年不断的烽垛,是璀璨的中华文明的瑰宝,是历史的丰碑。
一(6)班《人间好时节》
邂逅一首好词,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,眼波流转,黯然心动。《诗经》之美,美在丰富深沉,美在豪放缠绵,美在音韵缭绕,美在单纯真实。这份千古经典,有着穿越时空的魅力,它如此真切地属于我们每一个人。
一(7)班《我是中国娃》
读千古美文,同经典相伴。我们在朗诵中游览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,我们在朗诵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,我们在朗诵中汲取和传承民族精神!
一(8)班《笠翁对韵》
嬉戏见本心,承欢显真情。泰山曾做砺,沧海几扬尘。典雅的诗句,唯美的音律,展现着汉语的神奇。
一(9)班《声律启蒙 》
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,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。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,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。弘扬中华优秀文化,打造精彩人生底色。
二(1)班《梅兰竹菊》
梅兰竹菊,占尽春夏秋冬,中国文人以其为“四君子”。梅高洁傲岸,兰优雅空灵,竹虚心有节,菊冷艳清贞。
二(2)班《我喜欢红色》
红色是太阳的颜色,红色是红领巾的颜色,红色是热血的颜色,红色是国旗的颜色,我们都爱红色,他象征着尊严,象征革命烈士的鲜血,象征今天的幸福生活。
二(3)班《读中国》
中国是一本书,一本用方块字书写人类灿烂文明的书,一本用沧桑的语言记载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书,一本展现用智慧创造世界奇迹的书,一本用豪迈与激情畅想未来美好愿景的书。
二(4)班《厉害了,我的国》
五千年的历史沧桑,你是世界唯一一条生生不息的长河。时光如水,日月如梭。但那些伟大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们铭记。
二(5)班《我的梦,在中国生长》
我的梦,在常青藤实验学校绽放。让我们打开梦想的翅膀,在这最美的年华里,共同谱写最动听的中国梦吧。
二(6)班《红领巾》
火红的队旗迎风飘扬,指引我们奋力前行。飘扬的红领巾闪烁着党的关怀,跳跃着祖国的希望。
五(1)班《少年中国说》
历史如黄河长江,滚滚向前,从不回溯,千载而下。除了涛声依旧,还留下了无数闪光的名字及不朽的篇章,灿若星河,点缀星空。
五(2)班《传承》
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,内容博大精深,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,诵读《易》《诗》《论语》《道德经》等中华文化经典,从小在心中埋下中国圣贤义理之学的种子,将圣贤的教诲融入自己生命成长的历程。
五(3)班《藤娃诵经典》
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如长江黄河流淌千年,生生不息;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如天上繁星夺目璀璨、星光熠熠。继承五千年灿烂民族文化,面对现代文明的新生活,不忘传统,迎接未来。
六(1)班《读中国》
我们读中国,读门前的老树,读江上的渔火,读老娘的白发,读让我们泪流满面的温暖的中国。我们读中国,读中华的崛起,读复兴的希望,读团结的力量,读让我们众志成城的辉煌的中国。
六(2)班《少年中国说》
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,是祖国的未来。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。
六(3)班《春江花月夜》
悠悠古筝曲,浓浓翰墨香;暖暖春江水,深深游子情。望月怀远,记取亘古不移的情怀;忧思难忘,洞穿千年不落的尘埃。
比赛现场气氛热烈,掌声不断,一首首豪情满怀的朗诵被孩子们演绎得激情四溢。
评委老师认真负责地为每个参赛选手评分。
本次活动的举办,为我校增添了浓厚的书香氛围,也全面展示了我校经典诵读的成果,展现出我校学子优秀的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。
青藤学子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,让经典滋润心灵,让书香充满校园,献礼建党100周年。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