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作文大赛获奖者的心路历程
写作,一颗开花的树
省作文大赛获奖者的心路历程
积一勺以成江河,
累微尘以崇峻极。
能“妙笔生花使君叹”,
自是热爱写作之人的蓄电池。
在江苏省“七彩语文杯”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、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中,初中部孙雨彤、江铖彬和钱瑛琪同学荣获江苏省一等奖,何欣恬同学获苏州市一等奖。
高中部钱可昕同学荣获江苏省特等奖,葛兆轩同学荣获江苏省一等奖,柯冰清同学荣获江苏省二等奖。
每位参赛选手用热爱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,他们或在旅行中感知时代的变迁,或在名家名作中搭建思维城堡,或在心灵的净土上浇花种树。让我们去了解,他们与写作不得不说的故事。
孙雨彤
生日:2005年9月
爱好:旅行、美食
最想去的地方:西藏阿里
最喜欢的书:《云边有个小卖部》
最喜欢的一句话:
愿你历经千帆,
归来仍是少年。
写作故事
我是个乐观的人,自带幽默属性,平时喜欢看杂书,什么都看,不过最喜欢的还是偏抒情或者有点剧情的文章,很有意思,有些故事脑洞很大,有些故事很深刻,我觉得最舒服的时候大概就是每次放空,就会自己编一些小故事,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故事便会被搬上作文纸,我觉得有些时候写作是看缘分的事,灵感来了,就好写了,所以我很喜欢旅行,很喜欢去感受各种生活,用眼睛去看人间百态,用笔去记录每一次惊艳的瞬间。
思维火花
比赛时有三个题目可选择,我没有犹豫,立刻选择写《走着走着》。小时候,邻居家有位阿婆,不知道名字,就记得每次喊她“大阿婆”。大阿婆人很好,对每个人都很温柔,这便是我作文的灵感来源,大阿婆去世那天,已经记不太清了,只记得大阿婆的女儿在外面被人扶着,哭的很伤心,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死亡这个词,人生嘛,就是一直往前走,现在大阿婆的老房子租出去了,每天都很热闹,也很少有人会提起她,我们只是会在某一瞬,突然想到有这样一个温暖的人存在过,可我们不能停下,只能走着,一直走着。写这篇文章,就是想纪念每一个温暖的人。
江铖彬
生日:2006年3月
爱好:篮球、书法、围棋
最想去的地方:鼓浪屿
最喜欢的书:《古典之殇》
最欣赏的一句话:
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,
而我已经飞过。
写作故事
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理科生,就连被选中参加比赛都是十分惊讶。但竟然侥幸进了决赛,这原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真的在我身上应验了。走进考场之时,心里满是紧张,考试之时,选了个觉得最好写的题目。构思之时,想起小时外婆背着我一起走过的那段路,又想到现在我牵着外婆的手,慢慢地走。于是,便选了《走着走着》这个题目。
思维火花
阅读,不仅是文字的熏陶,文学的濡养,更是与作者内心的交流。在读到杜小康经历如此恐怖的暴风雨时,我仿佛也身处在这样一个风呼雨啸的夜晚,看着父亲视为救命稻草般的鸭子逐渐远去,我心里充满失落无奈,但更多的是内心鼓起的勇气与责任感。阅读,应贯穿终身。与许多作者共处,让我学到了许多,认识了许多,今后,我也会继续阅读,吸收文学气息。
钱瑛琪
生日:2006年3月
爱好:写作、旅行、美术
最想去的地方:佛罗伦萨
最喜欢的书:《文化苦旅》
最喜欢的一句话:
没有谁是一座孤岛,
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。
写作故事
参加比赛前,我觉得我的阅读经历、写作训练和省内高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,仅是有幸在市赛中脱颖而出,得到了一个来之不易的和高手们同台比试的机会。比赛当天,我抱着随缘的心态进入教室,果然四个题目都令我一头雾水,思考后我选定了第三个题目《爱·困惑》,过程中虽然有多次卡壳,可也算顺利完成了写作。
仔细回想那天,只有成堆的备考素材,旁边同学刷刷写完了2张纸,交卷时别的同学草稿纸上密密麻麻的提纲,给了我不少写作心得与鼓舞。
思维火花
对于写作,我仅有些拙见,若对你有帮助,不妨看看。
写作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,表达着我们内心的真实情感。用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比华丽辞藻的堆砌更能打动人心。我们应去体验生活,观察社会,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,人情百态,总会引发你的思考,你会发现好的素材就在身边。
写作离不开阅读。去学习文学家们的思想、观察生活的视角,对于提升写作能力,何尝不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呢?
我深知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感谢这次获奖,让我坚定了步伐,不忘初心,继续砥砺前行。
何欣恬
生日:2005年1月
爱好:阅读、写作、旅行、绘画
最想去的地方:新加坡
最喜欢的书:《撒哈拉的故事》
最喜欢的一句话:
自由自在的生活,
在我的解释里,
就是精神的文明。
写作故事
写作在我的生活中可能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,一篇文章的起点可能是一闪而过的情绪,是一次猝不及防的遇见,或者只是某一次抬眼。写作对我来说,大概就是一种记录,记录我在这个时期的所思所想,表达我想表达的东西。
多走,多看,多去体验生活,只有阅历丰富的人,才称得上是一个有故事的人,有故事的人,才能写好故事,也写好自己。看,包括书,电影,自然,身边的一切。拓宽自己的阅读面,我喜欢的书会反复阅读,不喜欢的也尝试着去看一看。电影,让我脑海中的故事变得立体,让人物的一个眼神,一个微笑背后的复杂以生动的形式呈现在我的脑海中,我的笔,只需负责将它记录。自然,走在路上,路边光秃秃的树木,矮矮的沾着露水的灌木,石阶缝隙中绿油油的苔藓,鲜活而生动,我的心情也会随之而鲜活,生动。
写作,是我们发现自己,书写自己,宣泄情绪的净土,与之为友,方能体验藏在生活中微妙的快乐。
钱可昕
生日:2004年9月
爱好:阅读、观影、旅游、烹饪、音乐
最想去的地方:重庆、洛阳
最喜欢的书:《瓦尔登湖》
最喜欢的一句话:
热爱可抵,
岁月漫长。
写作感想
第二次参加作文大赛与第一次参加相比少了几分紧张感,也并不能算是轻车熟路,相反,多了几分冷静。抱着参与为重的心态,我度过了赛场的两个半小时,完成作文以后也没想到自己能够获得这份荣誉,想来可能实在是运气的成分占比较大。
拿到四个作文题的时候自己其实把握不大,停笔的时候还剩最后半小时,许多人已提前交卷离开,我可能是最后几名离开赛场的,对自己的作品也没能抱太大的希望。因为疫情的原因,颁奖典礼是在线上进行的,当我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屏幕上时,真的非常激动,也非常的难以预料。
我很感谢自己十六年来的阅读经历,更感谢自己的父母和指导老师。希望自己能够保持炙热,坚持下去,热爱可抵,岁月漫长,要一起成为更好的人!
阅读感悟
我所有的阅读都是建立在我感兴趣的基础上的,兴趣对于我来说是最大的动力。我也并没有很大的阅读积累量和很深的语言文字功底,只靠着这一份热爱闯荡文学世界。
我喜欢樊小纯笔下透露出来的冷静、理性、坚韧与沉着,我也喜欢梭罗笔下可以使人沉静的瓦尔登湖,我还喜欢祝羽捷笔下对艺术的一种天真而专注的热诚。
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”在不停地阅读的时候,其实也是在留心观察这世界。空闲的时候多出去走走,多留意生活的美好,用文字记录下许多难忘的时刻。戒骄戒躁戒熬夜,破界跨界闯世界。想要的要靠自己去争取,希望每个人都能奋勇向前,不忘初心,拼搏无止境。
一蓑烟雨自在去,热爱终抵岁月长。不畏惧未知,不辜负幸运。不变的初心,纯粹的热爱。时间一定会给你答案。
家长寄语
从参加初试、复试、到现场去参加最终的决赛,都看见了她对文学的热爱,这让我由衷地感慨:兴趣是她最大的动力!
还记得线上颁奖时,当大屏幕上公布特等奖名单: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钱可昕,我激动的几乎要落泪!我由衷为她努力付出取得的成绩而高兴,这是她的荣耀,也是我们的骄傲。
女儿从小就喜欢阅读,从童话故事到现代文学,她一直在书的海洋中徜徉并从书中学到人间的真善美!希望她在未来的日子可以:不辜负身边每一场花开,不辜负身边一点一滴的拥有,用心地去欣赏,去热爱,去感恩。
葛兆轩
生日:2004年4月
爱好:听音乐、看风景
最想去的地方:挪威
最喜欢的书:《慈悲与玫瑰》
最喜欢的一句话:
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
写作感悟
这次参赛经历,说来也有意思。最开始是因为看了BBC关于环境保护纪录片,心生感触而写了一篇《最后一个看星星的人》,获得了老师的赞赏。当时听说全国科普科幻作文是自由命题作文,便决定报名参加。谁知道,经过好些周折报名成功,才发现是有命题的,要求和宇宙飞行相关。当时距离截止日期不剩多少时间了,匆匆写完又修改,才出了我的人生第一篇认真的参赛作文。
还记得那是在考试复习的时候,听闻比赛结果出来了,想直接在老师电脑上查,却被老师拒绝,理由是要先好好复习。嘴上答应了,晚上却偷偷地给父母打了电话。“省级一等奖”的结果到了考完才告诉了老师。惊喜,却又在意料之中。我认为那是好的作品,却没想到可以收获这样的认可。
如果说最想感谢的人,那一定是我高中阶段的语文老师——施宇琼老师,刘真瑜老师。她们以开放的姿势去迎接学生们的思想,引路却不是限制。在自由的思想火花碰撞下,才有了每一位同学优秀的今天。
阅读感悟
我的写作经历从初中开始到现在从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——有想法时不必布置也会自己写文章,没想法时怎么也写不出好文章。前者就好比参赛作文后来,后者就好比考场作文。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时间是在初三下学期。因为提前签约,晚自习没有给自己别的复习作业,早早写完了作业后就看熊培云的《慈悲与玫瑰》(来自刘真瑜老师的推荐),看的同时一天能写七八百字的随笔,或赞成,或反驳,或新的想法。这么说来《慈悲与玫瑰》真是我的思想启蒙。
我坚信思想是无比美好的,战胜一切的,是值得一生去追求的,我依然在追求的道路上摸爬滚打,时而找不到方向,时而披荆斩棘向前。如果要以我浅薄的见识来给大家建议的话,那一定是:去思考吧!
柯冰清
生日:2004年8月
爱好:电影、美食、手账、剪辑
最想去的地方:爱尔兰
最喜欢的书:《我与地坛》
最喜欢的一句话:
没有什么偶遇,
是可以偶遇无数次的。
没有什么巧合,
主角永远都是我们。
写作感悟
现在回想,从小时候捧着的童书开始,我与阅读同行很多年,我是一个有点懒的人,心中有很多想法却无法付诸实践,想象天马行空,却被间歇性颓废不振所牵制。但我不会吝啬身心投入阅读。不断接触那些洒落在时间里作家,我有幸窥见他们的天光。能在自己的摘评本上记录下这些光芒,也不断促使我自己发些光出来,暖一暖自己,照亮一下前方。在《山河袈裟》中,李修文曾经写道“唯有写作,既是困顿时的正信,也是游方时的袈裟。”学习是长时间高密度的输入和思考,写下来也让与学习生活平行伸长的精神世界逐渐完善。所以,一直在路上。
家长寄语
孩子带回奖状交给我的时候,心里是欣慰的,在文学的世界里畅游了这么多年,终于得到了官方一定程度的认可,可喜可贺!
文学这一方天地往大了说,让孩子的心灵有了新一处安放和舒展的所在,往小了说体悟生活,描写生活都是热爱生活不是?白白生出好些个人生趣味,可喜可贺!
截止到目前为止,孩子在文学的世界里虽然还谈不上建树,但是仅仅作为文学爱好,就已经让她受益终生了,所以,作为父母,我很欣慰!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,文学里那些或璀璨或广博或深邃种种营养继续滋养孩子,让她越变越好!
生命是一个说故事的人,而每一刻间的故事都是新鲜的。正如小作者们所说的那样,心中常怀一份热爱,你自会看到写作留下的种子。每个写作和思考的夜晚,都是你浇水的好时机,都将让人更加清醒。是你的真情,让写作成为了一棵会开花的树。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