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深研磨溯流光 冬日回首溢芳华——张家港市“曹国锋名师工作室”来我校开展学术交流研讨暨工作室学期工作总结活动
北风往复几寒凉,疏木摇空半绿黄,
相约在冬季,教研花开别样浓。
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,1月21日,张家港市“曹国锋名师工作室”一行十余人,齐聚青藤,开展了学术交流研讨暨工作室学期工作总结活动。活动特邀扬州市教科院研训员王伟老师,以及江苏第二师范大学教授袁爱国老师作为专家指导亲临现场。
首先,扬州市教科院研训员、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王伟老师作题为《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设计分析及进阶路径》的专题讲座。王伟老师指出,新课标下的实践思考,需要落实到一线课堂的教学上。他为语文教学的理性回归提出了建议:一是语言积累日常化;二是语言运用活动化;三是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创新。
江苏第二师范大学教授、省特级教师袁爱国老师作题为《用专业方法研课》的专题讲座。袁老师提到,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培养任务群的学习观念,围绕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,全身心投入,形成学科素养的学习过程。如此才能走进文本,获得审美体验,领略母语之美,提升思维品质。
名师工作室成员,我校副校长钱丽华老师作题为《焦点阅读视域下的高阶思维培养策略初探》的专题讲座。钱老师指出,高阶思维的培养产生于高质量的个体独立学习,需要在复杂情境、任务导向中进行言语实践活动。在基于文本和学生的认知下,有效地把握导向过程,能够提高学生主体的自觉自悟,从而在学习共同体中促进思维品质提升。
在《生活化写作教学的实施路径》讲座中,周喜悦老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课程生活化,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。生活处处皆语文,语文无处不生活。只有这样,才能使作文水平伴随着思想的成熟、精神的发展、情操的升华、人格的成长而提高。
随后,王伟老师又带来了《例谈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纠偏》的讲座。在分享过程中,王伟老师指出,我们必须要正视新课标的特点和规律,要把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。王老师重点对阅读教学进行了有效诠释,要求老师们认真研读教材,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,有效激活学生思维,在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运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。
接着,袁爱国老师作题为《“双减”背景下语文教师的四项修炼》的专题讲座。袁老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解答了在“双减”背景下,如何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高,增强课堂教学效能等问题,并引发在场教师再度回顾自己的常态课堂,怎样有效激活学生思维,参与式体验、互动式交流。
最后,名师工作室主持人、省特级教师曹国锋对工作室半年工作及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。曹老师指出,“语文课堂需要渗透言语思维规律,发展学生言语思维。言语思维是课程的核心价值,是学生最核心的语文素养。”曹老师还结合具体课堂案例,给在场老师进行了更明确的教学指导。
教而不研则浅,研而不教则空。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此次研修活动只是一个节点,各位老师未来将继续保持作风,砥砺进取,在义务教育的长卷中,继续谱写最华丽的语文诗篇。
一树冬雪,沉淀;
心向春行,拼搏!
用户登录